中新社內(nèi)蒙古分社 • 正文
 今日要聞

專訪“中國最后女酋長”之女:“我們和馴鹿都是她的孩子”

2023年08月21日 10:08   來源: 中國新聞網(wǎng)

“中國最后的女酋長”瑪力亞·索生前在山上飼養(yǎng)馴鹿。(資料圖)

  中新社呼倫貝爾8月20日電 題:專訪“中國最后女酋長”之女:“我們和馴鹿都是她的孩子”

  中新社記者 張瑋

  “媽媽,今年部落里又迎接了不少馴鹿新生命,這些小家伙正在茁壯成長!

  “媽媽,我們好想您!

  ……

  入秋后的大興安嶺林區(qū)清涼了不少,得克沙隨著鹿群走在林子里,伴著銅鈴聲,馴鹿在認真地找苔蘚,而她在向天上的母親“匯報”使鹿部落的情況。

 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是中國唯一飼養(yǎng)馴鹿的民族,也是“中國最后一支使鹿部落”。得克沙的母親瑪力亞·索正是這支部落最后一任女酋長,被稱為“中國最后的女酋長”。

  瑪力亞·索出生于1921年,畢生與她的數(shù)百名族人生活在位于環(huán)北極地區(qū)泰加林帶最南端的山林中。直到2022年8月20日,瑪力亞·索在她最愛的馴鹿身邊去世,享年101歲。

  “母親陪伴馴鹿最久,我陪伴母親最久!苯,得克沙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,講述“人”與“鹿”的故事。

  從得克沙有記憶起,馴鹿就是她的玩伴,“其實,它們更像兄弟姐妹,我們一起相處、生活,那是一生的情感!

  瑪力亞·索曾給得克沙講過她與馴鹿的故事,“從能牽馴鹿開始,媽媽就跟著她的父母出去打獵,幫著喂鹿。”

  “媽媽常說,有了馴鹿,鄂溫克人才能過得踏實。”每每憶起母親對馴鹿的感情,得克沙總會熱淚盈眶。

  2003年,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(xiāng)生態(tài)移民搬遷至根河市西郊,這個曾經(jīng)在大山上與馴鹿為伴、靠狩獵為生的人口較少民族,從較為原始的生產(chǎn)生活狀態(tài)大踏步邁入現(xiàn)代社會。

  “我第一次下山是為了上學,城市里的生活雖然有些陌生,卻也滿足了我的求知欲!钡每松持v述道,“從上學、上班到成家立業(yè),那時的我沒想過會再上山!

  可是,一輩子生活在山林里與馴鹿為伴的瑪力亞·索,仍心心念念自己的馴鹿,“于是,我決定陪著母親再上山。”

  回到山上的得克沙再次接觸闊別已久的馴鹿,她才真正地走進了母親的世界。

  “我學會了用媽媽的眼光去看森林、看馴鹿,那是最幸福的事。”得克沙的眼里閃著光。

  就這樣,得克沙陪著母親在山上一待就是十多年,“偶爾下山避寒,媽媽也得碎碎念著她的馴鹿!

  得克沙回憶,從2008年以后,在當?shù)卣姆龀窒,山上獵民點的生產(chǎn)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,“安裝了太陽能發(fā)電板,各家也有了拖拉機、房車和帳篷……”

  目前,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(xiāng)建立了14個獵民點,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增長至近350人,馴鹿種群從原來的400余頭增長到了1400余頭。

  瑪力亞·索雖然離開了她愛的馴鹿和森林,但她內(nèi)心的熱愛卻留給了女兒得克沙。

  “鄂溫克族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,這些年,我們的各項民族文化都在傳承,語言也不能斷檔!钡每松吃谏缃毁~號上建了民族語言群,教大家學習鄂溫克語。

  “而且,回到山上養(yǎng)馴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,他們還成立了馴鹿研究協(xié)會,與環(huán)北極國家的專家學者交流互通,共同開展馴鹿種群壯大的學術(shù)研究,發(fā)展泛北極圈文化。多好的事兒。 钡每松痴f,這是母親生前最想看到的模樣,她希望中國的使鹿文化被世界關(guān)注。

  如今,已過花甲之年的得克沙依然堅持在山上,陪著母親留給她的100多頭馴鹿。她始終記得母親說的話:“我們祖祖輩輩守著山林,跟大自然親近,馴鹿就像我的孩子一樣,我非常愛它們。”(完)

編輯:張瑋
圖片新聞
  • 向沙漠下了一個“訂單”:烏蘭布和沙漠里種出有機菜
  • 探訪錫林郭勒草原上,“有顏”又“有趣”的航空科普館
  • 額爾古納的夏季美景
  • 興安盟:消防趣味運動會 “六一”樂學新技能